然亦十中仅救一二。一滋阴降火,则阴愈胜而阳愈消,脱证立作矣。
钦安酌此一方,名曰补坎益离丹,以治心阳虚证,深得太阳与少[1]阴为表里之机关,窥见岐黄根柢,从桂枝汤变化而出,直透仲景之心法,且不惮烦劳,于辩证用药中,剖明阴阳大旨。此刻审治,不可粗心,当于气口中求之,二便处求之。
假令尺脉迟弱者,不可发汗,以营弱血少故也。又有云湿热流注于下,此说实为有理,卓见颇超,清热利水,大约从此。
不观天之日月,犹人身之气血乎。审是从外而入之风邪干者,去其风而咳嗽自己,如桂枝汤,祛风散是也。
厥冷不厥冷,有汗无汗,可以手摸,两手之,可以指取,所谓切也。如紫红顶焦,烦燥口臭,气之有余,血之不足也,法宜清凉,如导赤散、凉血散、人参白虎、当归补血汤之类。
如此之人,定见头眩心惕,饮食减少,四肢无力,脉必两寸旺,而两尺弱甚,浮于上而不潜于下,其下之物,必清淡而冷,不臭不粘。然则,凉药其可废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