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直视,目瞪不转睛也。尤怡曰:此不详见证,而但以脉之浮沉为辨;而异其治。
平人无故而有短气不足以息之证,不可责其虚也,此必邪在胸中,痹而不通,阻碍呼吸,当责其实也。人之藏气亦然,故其脉有相乘,有纵有横,有逆有顺也。
诸逆,诸气上逆也。亦有得之时日而愈者,经曰:病在肝,愈于夏,是喜得子气,制其胜我者也;夏不愈,胜于秋,是恶其胜我者,得王气也;秋不死,持于冬,是我喜得母气以生我也;起于春,是喜自得其位而气王也,余藏仿此。
以酸收之,以酸补之,五味子之酸,以补不足,虚者补其母,大枣之甘,所以补其母也。发热多,目赤脉多,睛不了了,是阳明热厥也。
上下痛不可触近,是内而藏府,外而经络,痛之甚亦由寒之甚也。按之心下满痛者,此为实也,当下之,宜大柴胡汤。
动,阳脉也,寸为阳,阳乘击于阳,故阳动发热也。其间,色或参差相错,脉或大小相乖,一时之间,变无常经,病辄改易,或存或亡,无定象也。